今天分享的是:2025年轻人毛绒玩具报告-后浪研究所专业配资炒股网
报告共计:7页
2025年年轻人毛绒玩具消费行为与情感需求洞察
一、消费人群画像与购买动机
本次调查覆盖522位年轻人,其中女性占比80.5%,95后(35.8%)、00后(27.3%)、90后(23.2%)构成核心群体。数据显示,92%的毛绒玩具消费是“悦己行为”,仅51.7%、23.8%的人会为朋友、恋人购买,凸显当代年轻人通过毛绒玩具满足自我情感需求的特点。超九成消费者选择动物主题玩具,小狗(53.8%)、小熊(51.8%)、小猫(50.7%)位列前三,反映出对治愈系动物形象的偏好。
二、拥有数量与压力、收入的关联
年轻人人均拥有约10个毛绒玩具,近四成家庭收藏超15个,且年龄越大收藏量越多。压力值与喜爱度呈正相关:压力最大的人群平均喜爱度达4.51分,显著高于压力最小群体(4.11分)。收入层面,月收入8001-15000元的群体拥有量最高(10.7-11.06个),中等收入人群更愿为情绪价值付费。
展开剩余76%三、偏好特征:IP、体型与城市差异专业配资炒股网
品牌竞争格局中,Jellycat(48.3%)、迪士尼(45.6%)垄断头部,名创优品(34.8%)凭借高性价比跻身第三,泡泡玛特、宜家紧随其后。IP偏好呈现性别差异:男生更爱丑萌的Labubu(26.4%),女生则热衷三丽鸥家族(如库洛米)。体型选择上,74.8%偏好50cm以下小型玩具,便携性与“宠物代餐”属性是主因。城市消费力方面,上海以170.07元的平均单价居首,成都、广州则主打平价路线(130.88元、128.85元)。
四、消费行为与市场趋势
购买渠道高度集中于官网(80.2%)和大型商超(50.3%),二手交易占比仅9%,凸显对正品与全新体验的追求。40.1%的消费者明确拒绝仿制品,原创设计需求强烈。产品设计上,66%偏好“开朗”形象,“佛系”“厌世”风格占比不足三成,反映年轻人对积极情绪的向往,且工龄越长越青睐正向精神属性。
五、行业前景与情感价值
2024年中国毛绒玩具市场规模约143亿元,预计2028年达241亿元,增长动力来自年轻人对“情绪陪伴”的持续需求。毛绒玩具已超越传统玩具范畴,成为承载压力释放、自我投射(如通过IP角色共鸣)、社交破冰的复合型载体。从“治愈焦虑”到“表达个性”,其背后折射的是当代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柔软情感联结的渴望,以及通过物质消费构建精神栖息地的集体诉求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